作者:黄申
北魏有个胡太后,她这一辈子,那可真是权力和欲望搅和在一起,像一场悲剧大戏。她原本就是个普通妃嫔,一步步爬到了帝国权力的最上头,最后却把整个北魏王朝拖进了无底深渊。在那个男人说了算的封建老时候,她一个女人居然能临朝称制,还自己说自己是“朕”,甚至做出毒死亲儿子、废立小皇帝这些事,手段狠辣,玩权术还挺厉害,在中国历史上都少见。她的起起落落,不光是她个人野心变大又破灭,更是北魏王朝制度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胡太后权力的开头,得从宣武帝那时候说起。当时北魏有个“子贵母死”的老规矩,就是为了不让外戚捣乱朝政,不过到宣武帝这儿给废了,这就给胡太后以后掌权埋下了隐患。延昌四年,也就是 515 年,宣武帝死了,6 岁的孝明帝当了皇帝,胡氏因为是孝明帝的亲妈,就被尊为皇太后,开始临朝听政了。
胡氏出身河西的大户人家,一开始是宣武帝的妃嫔,孝明帝当上皇帝后,她成了“皇太妃”。那时候宫里没什么主心骨,朝廷局势也不稳定,她一下子就觉得机会来了。她一边安抚大臣们,一边不找那些有权有势的老臣,专门去提拔一些没什么背景、年轻有本事的新人,像清河王元懌。元懌是皇亲国戚,有文化,口碑也不错,可以前在朝廷里不得志。胡氏眼光厉害,把他提拔成尚书令,一下子元懌就成了掌握大权的重要人物。而且胡氏特别信任元懌,搞得宫里都传出他俩有私情的闲话,虽然没什么真凭实据,但朝堂上下都在议论。可胡氏根本不在乎这些,她就一门心思要弄出一套只听她话的权力班子,根本不管什么道德名声。
在宫里,胡氏学皇帝的样子,自己叫自己“朕”,出门坐辇车,还接受大臣们朝拜。她虽然没正式当皇帝,可实际上已经用摄政太后的身份全面管起朝政了,大臣们都得给她行礼,叫她“陛下”。不过她这样搞,很快就有人不满意,开始警惕起来。老臣刘腾和宗室元乂联合起来对付她。在一次朝会上,他们突然动手,说元懌“擅权乱政”,把元懌抓起来,然后废黜流放了。胡太后没反应过来,也被软禁在宫里的宣光殿,一下子没了所有权力。
被软禁的三年里,胡太后表面上不管朝廷的事儿,也不见客人,但她可不是真的就这么算了。522 年刘腾死了,她瞅准机会,借着孝明帝想念母亲的由头,解除了软禁,又回到了朝堂。这次回来,她准备得更周全了。
胡太后重新掌权后,马上清理刘腾的旧部,提拔自己的人。这次她不依靠朝廷里的皇亲国戚了,从宫外找了几个长得好看的年轻人,像郑俨、晁俨、李神轨,给他们封了大官。这几个人以前就是无名小卒,因为得到太后喜欢,一下子成了朝廷里的红人。
郑俨这人表面温和,心里可狠了,受宠的时间最长,又管财政又管禁军,在宫里地位就比太后低一点。李神轨跟胡太后关系特别好,甚至有人怀疑夜里的圣旨大多是他起草和发布的。宫里谣言满天飞,说胡太后在宫里偷偷给男宠盖房子,和几个年轻男人整天吃喝玩乐。
这些男宠不光得宠,还被给了实权,慢慢把朝廷里的文官武将都替换了。那时候北魏本来就不咋行,财政紧张,军队士气也不高,可胡太后还使劲儿大兴佛教,重新修宫殿,建寺庙做好事。大臣们都上奏劝她,结果都被贬官或者关进大牢。最过分的是,她把“尚书令”,就相当于丞相的职位,给了男宠李神轨,这下朝堂都炸锅了。太常孙绍直接上书说“太后没个规矩,宠信男人乱弄权力,国家危险了”,结果第二天就被赐死,尸体都不让收。
不光这样,胡太后连自己的亲戚高阳王元顺都不放过。宫里传言她好几次把元顺叫到宫里过夜,关系不一般。元顺表面上顺从,心里其实特别害怕,就怕被卷进这些事儿里。到这时候,胡太后的权力欲望和个人私欲完全缠在一起了。她哪是在治理国家,分明是在给自己造一个皇权的迷宫。
可真正的皇帝孝明帝,被胡太后压得都快喘不过气了。他不能召见大臣,也不能参加朝会,只能按胡太后准备好的文件签名盖章。时间长了,宫里人都叫太后“陛下”,叫孝明帝“皇儿”。但孝明帝不甘心一直当傀儡,就偷偷联系外地的军阀,特别是并州节度使尔朱荣,想借他的力量夺回自己的权力。
528 年初,胡太后权力大得没边儿,朝廷都在她掌控之中。可她没注意到,孝明帝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能随便摆弄的小孩子了。孝明帝看明白了宫里的情况,知道母亲沉迷享受、乱用权力,国家越来越乱,自己虽然是皇帝,却没兵没权,连个亲信都安排不了。所以他偷偷写信给尔朱荣,让贴身太监悄悄送出去,信里说得特别诚恳,求尔朱荣进京“清理皇帝身边的坏人”,还说“事情办成了,以后一起分享天下”。
胡太后对孝明帝的这些事儿一点都不知道,还整天沉浸在权力和欲望的美梦里。可宫外谣言到处传,说皇帝不满意太后,大臣好多都偷偷跟尔朱荣勾结,还有人说看见皇帝夜里哭,说“国家要完了”。没过多久,孝明帝突然生病了,病得特别急,发高烧,整天躺在床上。太医也说不清楚啥病,皇帝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胡太后这下紧张了,但她不是担心儿子的命,而是怕孝明帝死了自己没权力了。
皇帝生病的第七天,胡太后把宠臣郑俨和徐纥叫来,三个人在密室里说了一晚上的话。第二天,皇帝喝了汤药就昏迷了,过了三个时辰就死了。才 24 岁的皇帝,从生病到死,就八天时间,没有留下遗诏,也没说传位给谁,连大臣都不在身边陪着。更奇怪的是,太医都被打发走了,尸体没检查就匆忙火化了。大臣们私底下都议论,说“肯定是太后杀了皇帝”。
但胡太后没停手,她宣布孝明帝的女儿元氏当皇帝,改年号为“武泰”。为了不让人看出来,她让人把女婴打扮成男孩,先封为“皇太子”,然后再立为“皇帝”,自己还是称“朕”,以祖母的身份“垂帘听政”。这种让女皇帝立女皇帝的事儿,从来没听说过。大臣们气得不行,私下都说“这国家都不叫国家了,连个正经皇帝都没有”,但没人敢反对。
这场闹剧没演几天,第二天,胡太后又突然宣布把元氏的皇帝名号废了,立了三岁的堂外甥元钊当皇帝。为啥这么做,说法不一样,有人说她觉得立个女的当皇帝没法服众,也有人说她怕以后控制不了血脉,临时改主意了。不管为啥,她又一次成功架空了皇帝,而且一点都不藏着自己想掌控天下的野心了。
孝明帝死的消息传到并州,尔朱荣气得不行。他本来就对胡太后篡权不满意,又听说立个婴儿当皇帝,还传言太后毒死了皇帝,就觉得该进京了。528 年四月,尔朱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带着十万兵马往洛阳杀过来。他的军队特别厉害,几天就横扫了太行,朝廷根本没准备,乱了套。
胡太后听说尔朱荣的兵来了,吓得不知道咋办。她先派使者去招安,给尔朱荣封大将军、太师,还答应给他金银财宝,结果被尔朱荣拒绝了。然后她想调动禁军抵抗,却发现士兵们都没心思打仗,连亲信侍卫都不想拼命。不到十天,尔朱荣就打到洛阳城下了。胡太后最后一次召集大臣商量办法,发现能用的人没几个,以前那些被她宠信提拔的人早都跑光了。
尔朱荣的军队攻破洛阳后,抓住了胡太后和元钊。紧接着,北魏历史上最血腥的事儿——河阴之变发生了。尔朱荣说要“肃清坏人”,在洛阳北郊河阴把大臣们都召集起来,说是商量新政策,其实是设了个圈套。当天去的王公贵族、宗室大臣好几百人被围起来,尔朱荣下令“全部斩首”,一个都没跑掉。史书上说,死的人超过两千,北魏建国一百年来的好多精英都死了。
胡太后被押到洛水桥边,这时候她已经没了威风,身边只有哭哭啼啼的元钊和几个吓得不行的宫女。尔朱荣亲自过来,骂了句“你这个狠毒的女人,祸乱国家”,然后让人把她装到麻袋里,和元钊一起扔到黄河里了。河水哗哗流,那个曾经手握大权、自称“朕”的女人,就这么没了。她没有陵墓,没有陪葬的,也没有史官给她说好话。
胡太后曾经站在北魏权力的最高处,却亲手把整个王朝推向了深渊。三年后,北魏分成了东魏和西魏,政权不再统一,皇帝也没了实权。胡太后这个“北魏最危险的女人”,最后被后人当成“临朝扰乱朝政、在宫里乱来、毒死亲儿子、破坏宗法制度”的典型,她的事儿成了北魏历史上一段让人叹气的悲剧。
广源优配-广源优配官网-网络在线股票配资-配资网站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