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你说你是高句丽的后人,可你祖先的坟墓都在中国。你说你的文化独立,可你祖先的建筑全是唐风宋雨。
你说你是五千年文明的传人,可你最早的“始祖”连考古证据都拿不出来。这不是谁在挑事,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的一句话,把韩国几十年“历史神话”的外衣撕了个精光。
那年,在苏州,韩国代表团当场炸锅,因为他们的“高句丽梦”,被一锤定音砸碎了。
到底是谁“偷了谁的历史”?联合国为何会突然发出“你的祖先怎么全在中国”的灵魂拷问?
韩国人说,他们的民族起源是从公元前2333年檀君建立古朝鲜开始的。听着挺震撼,但你要是问一句,有证据吗?那就尴尬了。
这个“檀君神话”,最早见于13世纪的《三国遗事》,是一部充满神怪色彩的笔记体历史。换句话说,写这本书的时候,檀君已经“建国”了将近两千年,而全书用的不是实录,是神话文风。至今,不仅没有相关的考古发现,连一点墓葬、遗址、器物都找不到。
可韩国却把这个故事写进了教科书,还放进了国家宣传片。甚至在2007年的国庆活动上,韩国官方用巨幅投影展示檀君“从天而降”的画面,硬生生把神话当成史实来讲。
问题是,一个没有实证基础的传说,撑得起一个国家的民族认同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早就提出质疑,而真正让韩国焦头烂额的,是接下来关于高句丽的争议。
高句丽,韩国人称之为“民族根脉”,可这根“根”长的地方,却不在今天的朝鲜半岛。
最初的高句丽政权,是西汉时期在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新宾)设立的地方政权。整个早期的王城、宫殿、墓葬,全都在中国境内。像五女山城、丸都山城、将军坟、太王陵,全都在辽宁和吉林。
这些可不是野史,而是实打实的考古成果,连联合国都认可。
而韩国教科书却画出了一个“超级版图”,把高句丽的疆域画到了长江流域。问题是,根据《资治通鉴》《唐书》等权威史书,高句丽的实际疆域东到日本海,西到辽河,北到珲春,南不过汉江,这和“长江以南的高句丽”,压根搭不上边。
更讽刺的是,高句丽在668年被唐朝灭国之后,王室绝嗣,数十万遗民被迁入中原,彻底汉化。而韩国真正的“高丽国”,是250年后由新罗人王建建立的,与高句丽根本没有血缘关系。王建自己都承认,他是“三韩后裔”,可现代韩国却非要说他是高句丽继承人。
这不是误会,这是硬蹭。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苏州召开世界遗产评审大会,中国申请将集安和桓仁的高句丽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韩国当场提出抗议,说这些遗址“属于韩国历史”。
但联合国的评委们看的是证据,不是情绪。中国提交的资料包括《汉书》《魏书》《唐书》等文献,配合数十年系统考古成果,完整还原了高句丽在中国东北的发展历程。
最终,联合国认定这些遗址“体现了古代中国边疆政权的文化融合”,并符合世界遗产的五项标准。
韩国代表团当场抗议无效,媒体第二天头条全是“中国窃取韩国历史”。但讽刺的是,韩国当时提交的“平壤古墓群”申遗材料,强调壁画工艺“受唐文化影响”,等于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这次申遗,不是学术之争,而是韩国几十年来“历史自造”的一次大翻车。
其实从2002年中国启动“东北工程”开始,韩国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因为东北工程不仅在学术上厘清了高句丽的归属,更让韩国原本“抗中民族史”的叙事体系濒临崩溃。
你说高句丽是韩国的?可他建国在中国、亡国在中国、坟墓也在中国。你说文化独立?可你祖先用的是唐朝的斗拱、宋代的茶礼。
甚至你说语言独特,可谚文是在20世纪才广泛推广出来的,之前一直用的汉文汉字。
韩国当然不想承认这些,因为这不仅是历史问题,更是身份问题。一个在短时间内经济崛起的国家,急需文化认同来支撑自己的自信。于是,高句丽就成了“抗中英雄”的代表。
他们不在乎证据,他们在乎的是情绪。
2016年,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乐天集团提供部署场地后,中国民众发起全面抵制,韩国旅游业瞬间崩盘,这次事件彻底把历史争议推向了现实冲突的前线。
从那之后,韩国对中国的历史态度变得更激进,教科书内容更加“本土化”,甚至连孔子都被称为“东夷人”。
与此同时,中国学界则加快了对东北历史的研究,力图用实证击破伪史。
历史不是谁嗓门大谁就赢,也不是谁画的地图大谁就有理,历史是写在石头上的,是埋在地下的,是刻进碑文和骨器里的。
高句丽的遗址不在韩国,这是联合国说的,不是中国说的。檀君没有实证,这是考古界的共识,不是舆论的选择。
韩国要讲民族认同没错,可民族认同建立在造假上,那就永远不可能真正自信。
历史不能被涂改,文化也不能被包装成商品。否则,总有一天,你声称的祖先,会在别人的土地上,把真相一点点说出来。
不过高句丽这事儿是如何定义的呢?简单来说有两步,第一步是按照现在的国界来记载历史,我国和朝鲜半岛以不同的侧重点把高句丽写进去,中国可以说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老民族和边疆政权。
朝鲜半岛可以说高句丽是半岛北部的政权和民族来源。
第二步,看高句丽的历史地位,在汉唐时期,是中原王朝对高句丽实施的管辖,其实是政治上的主从关系,不是领土归属。
总之,我国是一直遵守历史的,说高句丽的遗址大都在东北,我们是拿的出证据的,但反观韩国,光嗓门大真没用,得拿出确凿的证据才行,可他们压根拿不出来。
信息来源:“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所做出重要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04-07-19
广源优配-广源优配官网-网络在线股票配资-配资网站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