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的消费警示显示,2024年全国涉及“保健功能床垫”的虚假宣传投诉量突破12万件,其中83%的消费者年龄超过60岁。这些售价从数千元到十数万元不等的床垫,被商家赋予“量子能量”“生物磁疗”“远红外修复”等玄乎概念,甚至直接宣称“替代药物控制慢性病”。某省级消协暗访发现,部分产品仅具备普通电热毯功能,却通过虚假标注医疗器械备案号蒙骗消费者。
“所谓‘负氧离子释放’不过是营销话术。”某三甲医院物理治疗科负责人明确指出,人体通过皮肤接触吸收特定能量的效率极低,更无法实现商家承诺的“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免疫系统”。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产品为制造“疗效”假象,在床垫夹层中添加过量发热中药包,长期使用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某地公安机关破获的诈骗案中,犯罪团伙通过“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名义吸引老人,再利用“专家”身份夸大产品功效,单案涉案金额超千万。
中老年人易受骗的深层原因值得关注。心理学研究表明,该群体对“健康焦虑”的化解需求更为迫切,而部分商家正是利用“医院治已病、保健防未病”的认知误区,通过“温情营销”构建信任闭环。某高校消费者行为实验室模拟实验发现,当推销员反复强调“子女无法陪伴”“药物副作用”时,老人决策时的理性判断能力显著下降。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提醒,选购保健器材需把握三个核心原则:一是查验产品是否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二是核对宣传内容是否与产品说明书一致;三是确认销售机构是否具备医疗资质。法律专家强调,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任何宣称“包治百病”的产品均涉嫌违法,消费者可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产品真伪。面对花样翻新的营销手段,多与专业医师沟通、向正规医疗机构咨询,才是守护健康与财产安全的科学路径。
广源优配-广源优配官网-网络在线股票配资-配资网站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