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胖会怎样?只是“穿衣不好看”或者“行动不方便”吗?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肥胖症定义为“慢性代谢性疾病”,它就像身体的“隐形杀手”,悄悄为多种疾病打开大门。从血糖紊乱到癌症风险升高,从心脏负担加重到生育能力受损,肥胖的危害远超想象。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肥胖背后的健康隐患。
1血糖异常:肥胖症患者的“甜蜜负担”肥胖是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数据显示,肥胖症人群中43.1%存在糖尿病前期(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与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的过渡状态),23%患有2型糖尿病。脂肪细胞会释放炎症因子,导致胰岛素抵抗——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血糖无法被有效利用,只能在血液中“堆积”。
2血脂异常:肥胖症带来的“油腻”烦恼肥胖者的血脂就像“失衡的天平”:甘油三酯(TG)显著升高,“坏胆固醇”(LDL-C)超标,而“好胆固醇”(HDL-C)却不足。这种紊乱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让血管变得狭窄、脆弱,就像水管内壁堆积了一层厚厚的油垢,随时可能引发心梗、脑梗。我国近半数接受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术前都存在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血脂异常。
3高血压:血压居高不下的“幕后推手”高血压是肥胖症患者的另一个常见并发症。我国接受减重与代谢手术的肥胖症患者中,有52%在术前患有高血压。温馨提示,由于肥胖患者上臂围显著增大,选择合适尺寸的袖带准确测量血压尤为重要。肥胖症患者合并的高血压往往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需要使用更多的降压药物,且合并隐蔽性高血压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比例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被脂肪“浸泡”的肝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超重和肥胖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脂肪酸在肝细胞内异位蓄积,引起局部炎症从而导致肝细胞坏死。积极控制体重对于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至关重要,对于合并肥胖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来说,减重5%即可改善肝脏脂肪含量,减重10%则肝脏纤维化可有显著改善。
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是“会呼吸的痛”脖子粗、打呼噜的肥胖患者需要警惕,在BMI≥30kg/m2的肥胖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病率高达40%。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睡眠中气道反复塌陷,导致呼吸暂停和缺氧,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长期缺氧还会损伤心脑血管,增加猝死风险。更糟糕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长缩短,也会造成体重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6生殖健康:影响两代人的健康隐患对于女性来说,肥胖会影响正常排卵、卵母细胞质量、子宫内膜功能和受精卵着床等,降低肥胖症女性自然受孕的机率。另外,肥胖症相关代谢紊乱是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障碍的重要病因。对于男性来说,肥胖症不但会引起生殖内分泌功能异常,还会影响睾丸和附睾的正常结构并进一步影响精子的发生发育。
7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的“心脏”危机肥胖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症患者常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使得心血管意外风险显著增加。而减重可以改善心脏的结构重塑,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对于肥胖症患者来说,积极控制体重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8肿瘤:肥胖症的“癌变”风险一些恶性肿瘤疾病在超重和肥胖症人群中发病率显著增高。研究表明,BMI异常增高与结直肠癌、食管腺癌、肾癌和胰腺癌风险呈强相关性;此外,男性甲状腺癌、女性胆囊癌、子宫内膜癌和绝经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也随着BMI水平的增加而相应升高。因此,控制体重对于预防肿瘤的发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9精神心理异常:肥胖症的“心灵”折磨肥胖症和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肥胖症引起的焦虑是最常见的行为特征之一,且肥胖症患者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同时,在肥胖症患者中,饮食行为紊乱非常普遍,会显著增加进食障碍的风险。此外,肥胖症还与双相障碍、欺凌、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等问题密切相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肥胖症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还会对肥胖症治疗的进展和预后产生负面影响。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被肥胖盯上呢?
首先,可以通过BMI和腰围简单自测,BMI超过24kg/m2提示超重,而BMI超过28kg/m2则属于肥胖;在腰围方面,男性≥90cm、女性≥85cm提示腹型肥胖。另外,出现这些信号也要警惕:睡觉打呼噜憋气、爬楼梯心慌气短、月经紊乱、皮肤褶皱处发黑(胰岛素抵抗标志)、关节疼痛等。告别肥胖不只是为了“变瘦变美”,而是让身体各器官远离超负荷运转,享受真正的轻盈与自由。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健康睡眠,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尤其是出现以上肥胖相关性疾病时),都是对抗肥胖的有效手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广源优配-广源优配官网-网络在线股票配资-配资网站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